蔣學維:一個少數民族鄉的脫貧密碼
內容摘要:龍場鄉找到的脫貧致富密碼是“生態”——讓綠水青山孕育出的優質茶葉和養生旅遊區換回村民們傢中的金山銀山。
關鍵詞:新農村;脫貧;生態
作者簡介:
靜電機保養
“一畝地可以產500斤藍莓,一斤按40元計算,這可有個好收益!”,“藍莓種植對勞動力的要求不高,你們傢兩個勞動力就可以種植!”……最初的宣傳工作並未獲得村民的認可,多年來的傳統農業種植理念在部分村民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人們覺得種地不是兒戲,關系到一傢人的吃穿用住。
為此,鄉黨委、政府決定先培養出藍莓種植大戶,讓百姓看到藍莓種植產業的發展前景。2015年,與期戛組接壤的挖銀村村民孔令堂種植瞭60多畝藍莓獲得成功,村民謝光也走上瞭種植藍莓增收之路。看到同鄉致富,村民們紛紛找到鄉裡提出瞭願意種植藍莓的想法。就這樣,村民拿出土地,龍頭公司提供藍莓苗,收益後龍頭公司按30%、百姓按70%的收益進行分配,期戛組村民走上瞭種植藍莓增收致富之路。
春天,在期戛組期戛坡上,一株株藍莓長勢喜人,藍莓基地裡,村民們套種上瞭黃豆、辣椒等作物。“今年補種後,藍莓種植面積可以達到1000畝。”龍場鄉農業服務中心主任孔德進說。
目前,期戛組138戶424人中,參與種植藍莓的村民有126戶387人,覆蓋期戛組所有的貧困戶。
期戛組正在計劃打造藍莓觀光園和建造農傢樂,到時,遊客們不僅可以親手在藍莓基地體驗采摘藍莓的樂趣,還可以品嘗具有少數民族風味的農傢樂,體驗本地的少數民族文化。為延長產業鏈,他們還進行藍莓酒釀制,傳統的苞谷酒釀制成藍莓酒後,可以賣到50元一斤。
因地制宜種藍莓,“打捆”發展同致富。藍莓的種植,徹底改變瞭期戛組對於果樹種植的傳統看法,甚至有農戶開始琢磨發展更多適宜規模化種養殖的優良產業,讓致富的路越走越寬。
“龍場速度”源於幹部職業化管理
扶貧項目上馬快,效率高的同時,幹部管理不容小視。如何讓安排的工作不打“折扣”,工作內容不走樣,讓各項工作較快地在基層落地生根?
為此,在水城縣全縣嘗試瞭對村幹部進行職業化管理,龍場鄉在此基礎上大膽創新,制定瞭村級目標考核任務分解表,對黨建扶貧工作、矛盾糾紛、衛生計生、安全生產等實行百分制考核。
今年年初,龍場鄉考核內容從5項增加到瞭12項,涵蓋瞭村級工作的所有內容。今年,鄉裡還從辦公經費裡擠出38萬元作為“特殊獎”,用於獎勤罰懶,形成村幹部待遇與考核結果掛鉤,並於1月正式實施。同時,由鄉黨委書記、鄉長和其他分管領導對照分解表,不定時對各村工作進行巡查,一旦發現問題就扣分。
“現在村幹部工作有激情。”村幹部陳進油煙分離機進說,大傢齊心協力隻用瞭10天的時間就征用瞭8公裡旅遊公路所需的土地,工作到位,涉及的100多戶農戶,沒有發生一起征地糾紛。
“我們街道由於邊溝被堵,導致污水橫流,臭氣熏天,鄉政府安排村裡進行整治,10多天後,1.2公裡長的街道邊溝就徹底整治幹凈瞭。”在街面上做瞭近10年五金生意的村民張光武說,如今村幹部的工作效率,讓大傢夥贊不絕口。
項目建設快速推進,矛盾在基層得到化解……好的考核制度出臺,推動瞭龍場鄉各項工作的快速健康發靜電除油煙機價格展,實現瞭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如今的龍場鄉,鄉幹部不再為一些繁瑣小事煩惱,他們有瞭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做項目、抓協調。
512F59CA568BB2D0
- Jan 19 Fri 2018 08:12
靜電機保養 【油煙處理首選】有油煙味道問題常常被旁邊的住戶抗議嗎,選擇靜電機不再煩惱~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